根據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的數據,自2019年12月5日北京冬奧組委啟動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會誌願者全球招募以來,截至2020年1月5日上午8時,報名申請人數已突破63萬,而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
隨著全民運動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參與體育賽事🐨,賽事誌願者便逐漸成為熱門選項。值得註意的是,各類體育賽事誌願者群體中青年學生占比較大,體育誌願者工作似乎已成為一種精神潮流。我們將采訪三位以誌願者身份參與不同體育賽事的青年,通過他們的故事🚴🏽♀️🥠,來探尋誌願活動所傳達的精神與理念🦞。
2019 CFLD
BEIJING MARATHON
堅守
奉獻
在北京讀書的大二學生林雨桐,於2019年通過學校組織參與了北京馬拉松的誌願者服務。北馬是她以誌願者身份參與的第一個大型賽事,談起這一次誌願經歷,雨桐有著深刻的感悟🏚✍🏻。
“對我們來說這場比賽淩晨四點就已經開賽了。”
深秋的、淩晨四點的北京🙏🏻,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見到,而那些晨風裏忙碌的黃色身影,也往往無法成為大多數人關註的對象。即便如此🫠,雨桐依舊和所有身著黃衣的誌願者一樣🧙🏿♂️,對眼前的誌願工作沒有任何馬虎。布置、清理🦄、定位👴🏽,現場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在誌願者們的眼裏😖,這一場馬拉松在太陽還未升起之前,就早已經開跑。
身處賽道32公裏處的雨桐從誌願者集結時起👸🏿,就一直忙碌到正午比賽結束。由於公裏數不靠前,在上午九點五十左右時👩🎓,才迎來了她的工作高峰。努力應變克服困難,嚴格完成工作任務的她🧑🏿🎤,對於賽事以及誌願者本身,都有了新的理解。
Q:關於參與北馬、成為誌願者的契機?
“北京馬拉松對於體育愛好者來說是一年一度的盛會,我的表哥就是一位長跑愛好者,早在我來北京讀書之前,就對北馬在這一方面的重要地位耳濡目染。
我認為作為一個誌願者,以這樣的身份去參與體育賽事,收獲到的東西會完全不一樣。參賽的運動員可能是為了挑戰自我,而我們這些誌願者就是為他人提供幫助。而且這是一個鍛煉個人能力的很好的機會🤱🏽😛,多參與一些這種需要協作的活動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
2019北京馬拉松賽前誌願者集結
■■■
“對於誌願者來說,最大的挑戰應該是面對各種情況的應變與溝通✋🏿。
我是32公裏賽道處的機動人員,負責幫助醫護人員給參賽選手噴止痛劑。一開始在參賽大部隊還沒有到來時,我們還不算很忙碌。但大部隊出現後,對於各種物資都會產生快速而大量的消耗🌩。手裏的噴霧劑可能轉眼就用完了,並且也會有參賽選手拿走藥劑的情況🏇🏿,我們需要很及時有效地與不同分工的誌願者溝通調配物資🌑。在沒有藥劑的時候安撫參賽選手也是一大難題🧑🏻🦲。選手好不容易來到這個服務點卻沒有醫療藥劑👮🏿♀️,我們至少要為他們從心理上給予幫助🧑🏽🏫。
與我們進行交流溝通的參賽選手、誌願工作者🫶🏻、相關安保人員,大家都來自各行各業,五湖四海🤛🏼。我們必須保持精神集中,靈活應變,才能做到完美配合,讓整個賽程順利進行。”
醫護人員為選手噴塗藥劑
Q🧚🏽:對於整個工作的感悟,通過誌願活動傳遞出的精神🤱🏽☔️?
“馬拉松賽事的誌願者真的是和別的體育賽事誌願者不太一樣,可能因為馬拉松本身就是一項極限運動𓀐👮🏽♂️,而我們就站在賽道旁邊🛺。我們的任務變得不僅僅是提供幫助👉,它幾乎變成了一種堅守。
當我們看到每個運動員還在賽道上堅持著🫅🏽,而我們手裏沒有資源無能為力的時候,真的是感覺自己沒能盡職盡責。32公裏服務站的氣霧劑在後來全部消耗完了🧖🏼♀️✊,同行的誌願者都覺得不能只是空手在路邊為選手加油🎊,我們必須做些什麽。於是我和另一位同伴掃了共享單車一路騎行至29公裏處🤴🏻,後來又到26公裏處🤲🏿,終於在那裏得到了一整盒氣霧劑。我們在自行車道飛速往回趕,心裏只想著趕緊回到自己的點位🧎🏻♀️➡️,讓經過的選手用上藥品。當時我們心裏只想著幫助更多選手👬🏻,我們已經完全融入到賽事活動裏了。
我和周圍的誌願者一樣,一直保持工作狀態直至收尾的車隊經過🧑🏽🚒。我想我們都是這樣,會一直等著直到最後一個選手經過。我們不會忽略任何一個可能需要幫助的人,這可能就是馬拉松誌願活動傳遞給我們的,關於專註與堅守的誌願精神。”
對於熱愛誌願活動的年輕人來說,收獲的並不只是一紙證書,一點學分👩🏿🎓🅱️。極限運動誌願活動令每個人學會的奉獻與守望,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當我們身處誌願熱潮,切記摒棄隨波逐流的心思,去真正地感悟🙈、傳遞👨🏿🌾,切身地融入到誌願活動中。
作者/曾知驕
指導老師 / 劉亞平
輪值主編/吳垠
責任編輯/黃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