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今日新媒體時代🧑💻,大家都會時常聽到"跑酷"這個詞語🧜♂️。"跑酷"如今以各種方式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在電影、遊戲、短視頻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也相信大家對它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
當動作片裏的主角飛檐走壁時🏯,我們可能會想到跑酷
當媒體報道某網紅高空尋求刺激時,我們可能會想到跑酷
當遊戲中主角從高樓躍下時🖲🔸,我們可能會想到跑酷
這些是跑酷嗎💂🏼♀️?可能是,也不全是😉。跑酷到底是什麽,其實練習跑酷數年的人也未必能說清楚👮🏿♀️。
也許我們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它,可是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不一定會去仔細了解它。我們很容易只看到冰山的一角就論之,卻不易發覺自身談論的其實並不是那整座冰山本身。就好像戰場上殺人的弓箭跟道館裏修禪的弓箭是兩回事,但常常是在和朋友吃飯時🕡,看到一位穿著道服,背著弓的人進了道館,就立馬和朋友說起哪部片子裏主角在危難關頭站起身來在響亮的bgm中拿起弓連環射擊的場景𓀕。
炫耀🧝🏿♀️🪆、找刺激🈹、耍酷......這些似乎在理所當然地成為跑酷的標簽🧑🦼➡️。在這個市場經濟時代的媒體環境裏,媒體生意人在努力用能帶來流量的東西賺取註意力和資金,對那些可轉化流量的東西🐸🙆🏼,取其一角大做文章——跑酷就屬於此類對象👨🏻🦯➡️:媒體在給跑酷添加許多標簽,讓它更適合成為商品來加工推送,而我們好像也沒空去求證這些標簽是不是莫須有🏌🏿,只是在被快節奏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拿過一篇文章或者視頻來消遣🎗⭕️,默認接受了媒體給我們的定義👟。
跑酷所蘊含的🥗,它能給人帶來的,遠遠不止它被作為媒體的商品時的"跑""酷"這類表面而已👨🏿🏫。
實際上👩🦯➡️,跑酷這個音譯的詞語直到十五年前才第一次在中國出現🏄🏽,而它對於人的意義,也比它的名稱和歷史深遠得多。本文將介紹跑酷運動的形成及在中國早期的傳播,淺談跑酷運動動作形式(1)的美感,並以分享經驗的方式初步探索跑酷在精神層面的意義👷🏽♀️。希望盡可能讓大家了解這項藝術以及它的深層意義。
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來說,跑酷起源於20世紀的法國,起初為軍用。一戰前法國海軍軍官喬治·赫伯在完成了他的非洲旅行之後🚉,將他觀察到的原住民使用的技巧,如追逐和攀爬等總結成為"大自然訓練法",並推廣到法國軍隊中。其動作內容包含了人體大部分的基本動作:跑👧🏿、跳、攀🧑🏼🦰、爬等等,並將這些動作結合起來,對人穿越物理障礙實現空間移動的手段及效率進行探索,形成了一套體系。後來經過大衛·貝利等人的傳播,"大自然訓練法"在歐洲逐漸成為一項大眾關註的體育運動❎🏊🏼♀️,這也是跑酷運動的前身。
跑酷運動有很強的觀賞性,看起來確實很酷,但"酷"這種主觀性的審美評價文字其實並不存在於它原本的名稱中。"跑酷"是十五年前網絡傳播跑酷時產生的音譯詞匯,在原本的法語中叫parcours,英語中叫Parkour,直譯就是到處跑動🎇。
喬治·赫伯
喬治·赫伯認為🤾🏼♀️,大自然訓練法要顧及肉體🫅🎎、意誌與精神,訓練所提高的能量,不僅僅是肌肉力量,更在於所引導它的意誌和感知力。他十分重視精神層面的提高,例如🙏🏻,在大自然訓練法的訓練原則中,就有"除去陋習找到平靜""學會控製恐懼"等原則,這也是後來跑酷運動所蘊含的原則之一。
大自然訓練法的肉體🤸🏽、意誌與精神理念
喬治·赫伯的訓練包含了在一段距離中的行走、跑步、爬行🤹🏼、跳躍、平衡等項目。他設計了特定的器材❇️,同時也提倡在隨機的自然環境或者村莊環境等區域訓練。
喬治·赫伯的器械
中文"跑酷"一詞誕生於2006年左右👰🏻♂️,跑酷開始在中國傳播的幾年內。當時🤾🏿♀️,直至現在,跑酷在國內的傳播形式主要是網絡平臺的視頻傳播🚥。而當時國內的跑酷視頻主要來自少數用戶從國外網站的搬運。這些用戶的審美等因素影響了國外視頻傳播的選擇。傳入國內的視頻🧪,以展現高難度的動作為主🐣💇🏿,運鏡、配樂、剪輯都為高難度服務👰🏼♂️,表現的大多是"極限""刺激"。這些視頻同樣也滿足了觀眾的某些審美需求🚔,塑造了國內對於跑酷的第一印象:極限、刺激。"跑酷"一詞也應運而生。部分觀眾驚嘆的同時望而生畏,部分觀眾驚嘆的同時被它深深地吸引並開始模仿練習。
YouTube第一個跑酷視頻 然而,這種方式使得觀眾往往只註意到外在動作形式♦️,而忽視了其他層面上跑酷的意義。 這類視頻造成了國內對於跑酷理解的片面性,從影視作品的特點來說,它們給人的是其一切要素(運鏡、剪輯、構圖🍭、景別等)的集合感受,而不僅僅是內容(劇情、信息等)本身。這類跑酷視頻給觀眾的,是這個以跑酷為內容的視頻中🙂,各種要素的集合表現,也並不只是跑酷這個內容本身🤷🏿♂️。但它們卻讓觀眾誤認為這就是跑酷這項運動本身的性質。 大量的此類帶來極限刺激感的視頻直接對國內跑酷的認知進行構建,而這項運動的訓練體系以及其他層面的意義等卻被忽視,特別是被沒有詳細了解這項運動的觀眾忽視🧑🏻🦱,這就造成了國內對跑酷的認知的片面和偏見。這種片面是伴隨跑酷進行傳播發展的😧,甚至"跑酷"這個音譯的名稱已經令人在對其建立認知之前就有了指向性的引導🦴🙎🏻♀️,“跑”和“酷”仿佛成為了這項運動的一切。 跑酷帶著偏見成長🕴🤷🏼♀️。無論是它的名字,還是傳播它的作品🤷🏼,都以"跑"和"酷"為上。漸漸地,在這個擬態環境中,它好像真的變成了只剩下"跑"和"酷"的空殼。 跑酷外在的動作形式是具有美感的🕺🦸🏿♀️,也因此它被稱為"移動的藝術"。它的美感不僅僅是表現在完成高難度動作時單純的視覺沖擊。這些在環境中使用人體本身來完成的動作,其美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比如,人在做其技術動作的過程中,將身體運動的趨勢、慣性和身體姿態以及周圍環境兼顧,完成對這種趨勢和慣性的掌控🕴🏼,在視覺上形成流暢和連貫美。這是人對於自身與外界的平衡,也是肉體、意誌📄🧖🏽♂️、精神統一的體現。 同時🙎♀️,人類社會中每一個個體都會學習的傳統的位移方式——單一的行走被打破💫:跑酷練習者用身體在周圍的地形環境中做出連續的技術動作♌️,即使在參差復雜的墻面地形上也能完成從A點到B點的直線移動🥦,這打破了傳統的思維定式。"走在鋪設好的道路上,繞開遇到的地形障礙"這種人類社會中已經形成的人們對於日常行動普遍的認知👨🦽🤠,尤其是在工業化社會中進一步固化的認知🛄,受到顛覆🖇。跑酷仿佛是利用整個身體進行的喚醒活動,不用言語就能讓人們意識到或多或少的自由和超然👠。同時跑酷的技術動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帶來的是人對於自身身體極限的探索和突破的思考🏕。 在跑酷的動作形式上,各國的很多訓練者對於跑酷動作的劃分以及一些動作是否屬於跑酷等問題也有非常多的不同觀點🖇。 國內很多訓練者習慣把跑酷動作分為兩大類——純跑和花跑。這和歐洲區分的parkour和freerunning類似⛺️。前者是穿越障礙的效率的動作,後者是空翻類的偏向表演的動作。 這種劃分界限其實比較模糊,沒有統一的標準🤴。比如🦚,空翻在某些時候也能用來穿越障礙,並且🈲,練習空翻得到的空中意識和爆發力等等對於穿越障礙也有幫助🧏♂️;純跑也可以用來進行特技表演,和空翻組合能有特別的表演效果👩🦲;一個不追求表演的人仍然能通過練習空翻有所收獲👃,追求表演的人仍然能通過練習純跑提升自己的表演。這種劃分往往因為個人對於跑酷動作理解和對於跑酷訓練的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而產生不一致的劃分結果👩🏻🦯。 英國的丹尼爾·伊拉巴卡🧄🛕,探討跑酷哲學的先驅之一,他認為跑酷是一種表達的方式,動作沒有界限🧎🏻♀️➡️。他認為跑酷能讓自己專註當下👩🏼⚖️🏄♂️,不會在意動作是偏向效率還是表演。丹尼爾註重的是跑酷給精神帶來的作用✉️↪️,而他體會到的精神,也讓他的跑酷動作更加自由:"我只把全身心放在那個點上💅🏿,然後去適應它。專註於當下而不是執著未來,就能做到一些類似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時代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正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我用我的身體與之抗爭🧜🏻🫸🏻。當人們問我為何要那麽做(跑酷動作)的時候,我就有了機會與他們交流。""跑酷讓我擺脫定式束縛,去尋找真理。""如果人們太遲發現跑酷的意義,那麽跑酷將會變成行屍走肉,只剩下單純的物理形式🦸🏽♂️🧑🏻🔬,淪為只剩下競賽和賺錢的機器👎。"(2) 就如丹尼爾所說☺️,人們越遲發現跑酷的意義,跑酷就越容易變成沒有靈魂的空殼。 跑酷遠遠不止"跑"和"酷"而已,跑酷對於精神層面的意義非常深遠🤛。 究其本源🧏🏼♂️,其實跑酷從人類誕生開始就伴隨著人類。它是每個人都能學會的,都能練習的,不論何時何地都能進行的👩🦽➡️,幾乎每個人兒童時期都進行過的活動,是我們天生就具有的禮物。它並不是一項單純的運動💊,而是以運動為外在主要表現形式的修行。 這與弓道有相似之處。德國哲學家奧根·海瑞格在《箭術與禪心》中描述了他在日本尋求禪的意義時,弓道讓他找到禪的歷程。弓箭是無藝之藝:在拉弓的拇指將要放開箭的那一刻,"有為"讓奧根的箭射得不穩定,"無為"讓奧根不知道何時讓箭射出🅱️。他的師父告訴他,等待"它"將箭射出。奧根心中很迷惑,因為在他的哲學體系裏🕤,沒有解釋師父這句話的理論。而當他偶然以無為的有為平穩地射出一箭時🕵🏼🤦🏿♀️,師父向"它"鞠躬了🎶,奧根也由此體會到了禪——包容一切的平靜,無目的的目的、不思考的思考👰🏻♀️、無為之為,禪就是師父所說的"它"。 跑酷是不需要弓和靶的弓道,是人人皆有的跨越時空的禪之法 跑酷即是於外在平衡身體與物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以身體各系統的力量、判斷、感知來流暢地、精準地完成物理障礙穿越,以身體為載體🧹;於內在消滅人對五官判斷與實際之間的差異分別,以身心自由的狀態平衡萬念與平靜之間的關系🤦🏻♀️,連接萬物,運行其精神。 以身體為載體,運行其精神。物理的障礙👦🏿,桿、墻、臺、坡,此依據物理外形分類😡。又有米⚛️、厘米、尺✖️、丈描述其大小🎣,觀其高低長短,或恐懼避之而繞行🦸。但訓練跑酷🤵🏻♂️,起初可以穿越短而低的障礙💇🏿♂️。繼續練習下去,能夠跨越高而長的障礙👵🏻。然而此高低長短皆是五官感知的內容罷了。以跑酷之道而為之,身體在其間穿梭跨越,逐漸地沒有了高低長短的分別🦮,這是跑酷帶來的自由。這身體的自由將人引向精神的自由🔤,退其識而進其神,聚其神而合道🗽,以道行之,就是無為之為的禪。 在這個意義上,跑酷是註心統念的禦行之藝,在奔跑中👨🦳,人專註於當下的行動,達成與環境合一、忘我無我的自由狀態,如“雲在青天水在瓶”🔱,跑酷的“禪”或“道”恰是其行雲流水的自在,是一種“雲行道”。事實上🫵🏽,古代中國類似的訓練體系中,就有“雲行術”這個名稱。這是種巧合⬜️,也是種緣分🤧。 2013年左右,百度跑酷吧還非常活躍,是國內訓練者交流的主要平臺。當時大家對於這項運動帶來的精神體驗已經有所表達🔫,貼吧裏除了討論動作技巧的🌱,還出現了很多討論跑酷哲學的帖子。練習跑酷的人,不論是什麽職業🧡、什麽性格,在循序漸進地訓練了一段時間後💫,幾乎都會自然而然地關註到這一點,這是跑酷精神的魅力。 相信閱讀了本文,大家對"跑酷"也有了更詳細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不論是參與跑酷訓練的人🦬,還是目前還在了解它的人🤽🏻♂️,都能關註它對於人類精神的意義,切勿片面僅以"跑""酷"論之。 "別思索,去感受。這就像一根手指指向月亮𓀋,切勿把註意力放在手指上🛢,否則你就會錯失那一切絕美的光華" (Don't think! Feel! It is like a finger pointing a way to the moon. Don't concentrate on the finger or you will miss all that heavenly glory.) ——李小龍(《龍爭虎鬥》) (1)動作形式:就是動作。由於跑酷運動在精神層面具有特殊意義🖌,所以用動作形式一詞來表明和強調,其動作雖然觀賞性很強,但動作僅僅是其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已🍝🍫。 (2)翻譯自丹尼爾訪談短片《choose not to fall》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A411b75n?from=search&seid=18393028894308686608 圖/網絡 李新煜 文/李新煜 排版/李新煜 指導教師/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