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決定端起鏡頭
來記錄一下家鄉美食的時候
這就註定是一場不一般的“挑戰” 👨👩👦!
(你能夠想象我後期費了多大勁才消了我在鏡頭後面吞口水的聲音,真的很餓......我想跟大家聊聊從籌劃到拍攝剪輯近兩周時間的心路歷程。)
0
1
探店
從疫情暴發至今已經將近四個多月了,走在大街上,儼然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平穩上岸,自己嘗試了做菜的樂趣🧑🦯➡️,但是口味上就要相應打一些折扣🆎。壓抑了三個月之後🫗,聽說滄州的館子可以堂食之後,我決定去探探店。
疫情的冰封,吊足了小城食客的胃口,從前朝夕相伴的味道現在卻遙不可及。疫情形勢逐漸得到控製之後,街上的店鋪逐漸試探掛出外賣的招牌宣示自己的回歸,食客們也知道,屬於吃貨的春天👨👨👧👧,終究會如約而至。
(很多小店並未開門)
滄州驢肉火燒店無數,但是能被本地人認可的卻寥寥無幾,由於疫情🪱,很多從前食客絡繹不絕的店面也紛紛貼上了“招租”“轉讓”的標誌,令人痛心之余卻又感慨萬千♝:還好,這家店還開著。
哪家店呢,就是本次視頻中介紹的劉記火燒店。上小學的時候我是這家店的常客👭🏻,因為離父母的單位很近𓀙,所以中午很多時候就順便去吃一頓👩🏼🏭。兩個火燒雷打不動,蛋花湯、小米粥之類的湯基本看心情👩🎨。於是我在某軟件上找到了店主的電話⛹🏿♂️,經過一番溝通,敲定了確切的拍攝時間😰,然後準備的時間裏就著手策劃和分鏡。看看手裏的設備,真的不確定能不能把美食拍的誘人🌚,包括索尼的顯示屏也是跟實錄相去甚遠,所以我還是決定從策劃上下下功夫⏳。
當4月24號我再次走到店鋪門口的時候,卻有點認不出來這家店了。印象中照明並不是太好的“蒼蠅小館”現在裝潢一新變得整潔明亮。經過跟店主的溝通,才發現這家店在數年之前就已經重新裝修過,真的是太長時間沒有來了,非常感慨,有的時候就自己調侃:人是不是就這種時候覺得自己長大了。
0
2
店主
(兄弟兩人共同經營)
店主姓劉,是一位非常樸實的大叔,和弟弟共同經營著這家店🧚🏼。從父輩的手中接過了做火燒的手藝,然後又將家傳的味道帶到了滄州。這一開,就是十六年。我之前老能見著他們倆,但是像這樣深入的聊天還是第一次🫅🏻。
據店主介紹,這家店是本月初才剛剛復工,起初因為街道要求是只能外賣🎅🏻,隨著政策的放開才逐漸允許堂食👩🏻🦽➡️。但是畢竟疫情影響很大,顧客們的心態還都是小心謹慎的🌝,所以如果不是老主顧都會選擇外賣帶走。
初步聊了聊也看了看小店的布局💷💉,再三道謝之後🈸,大致敲定了第二天的拍攝計劃👨🏻🍼。再三跟店主確定,火燒店是六點鐘就開門,六點多一點🤸🏼,基本就能出火燒了👨🚀。
0
4
第二天——開工
(早上六點呢這可是......)
第二天五點多起床,心氣非常高地專門去拍第一鍋火燒的製作過程包括開門迎客的過程。到了店大概六點鐘左右🧔🏽♂️,門外購買的人卻已經排起了隊。這回拍攝開門的計劃是泡湯了🦶🏽,開局不利。
我開始觀摩火燒的製作過程,極其認真,絕對不是因為餓就認真🤦🏻♂️,而是非常仔細地觀察,包括一直跟人家溝通這個做火燒的流程🈂️,把人家問的都有點不耐煩🎼。看過幾遍之後調試好機器就開始上手拍🥳。
(配合出來的鏡頭)
0
5
閑聊
(百般請求得來的幾十秒鏡頭)
店裏的人也逐漸少了起來,老板也難得有空稍事休息。有時間跟老板聊聊💁🏽♀️。一般有價值的東西都是在閑聊的過程中找到的⛅️。老板性格憨厚👇🏿,而且復工之後人們普遍對於鏡頭的“突然造訪”有一點抗拒,就這麽一點點鏡頭還是我百般邀請才同意的🚴。更多的交談還是在面聊🤦🏼♀️,也沒有進行錄音,但是聊的很深入。
由於疫情對餐飲行業的沖擊實在太大,許多店鋪在疫情稍微放緩的時期紛紛開展外賣業務✥,我向老板問及此事👨🏼🦳,老板搖了搖頭。
“不是那個味。”老板直言,“火燒吃的就是剛出鍋的時候的香脆,長時間運過去,火燒的品質肯定也下降了,那些老顧客要是因為這個(店鋪的原因)就不再支持咱家店了,那我們也沒必要再開下去了。”
由於來了顧客🙆🏿♂️,對話被暫時擱置,我又開始打量這家店,其實室內的格局比較緊湊,進到店裏也讓人感覺很溫馨。我看著機器裏的素材🦹♀️,總是覺得還差點什麽。
我決定拍拍食客。
0
6
意外收獲
盤算中,進來了一對父子,就是片頭出現的二位。畢竟那孩子跟我算是同齡人🔦,所以他對上鏡並不抗拒,還是零零後好說話🧎🏻♀️➡️。
一位高三的學子🥣,衡中的,學霸一枚。吃火燒速度極快🗯,一看就是衡中嚴格的時間管理練就的。
可能過來人👩🏼🔧,總會對過去的日子有一點感慨💩,三言兩語💨,我的話也多了起來💂🏻♀️。
畢竟在河北上過學的人都多多少少對衡中抱著一點敬畏之心,我向這孩子提起高考延期的事情,這孩子吃火燒的節奏慢了下來✍🏼,表示雖然處於疫情但是自己的學習卻並沒有因此耽誤。每天早上五點早讀,兩天考一次試,作業限時且有打分系統。我不由得開始欽佩起這孩子的魄力。當他眼神堅定告訴我想考電子科技(大學)的時候,我就覺得這事已經成了多半了🧙🏼♂️。我就這麽摁著錄製鍵跟他聊了好久🟣。
送走了這對父子🏃🏻♂️➡️,父親口中雖然嚴厲但是在看兒子時眼中不自覺透露出的那種慈愛和驕傲讓我印象深刻。還有那個孩子🌂,朝氣蓬勃、思路清晰,對自己的明天充滿信心🚜,眼裏有光🦸。
這樣的人,肯定會心想事成的吧。
我尋思檢查一下這一條的拍攝質量的時候,發現跑焦了......
陸陸續續很多食客來👵🏽,有的健談能跟我稍微聊聊🏃♂️➡️,也有的非常警戒的瞅著鏡頭,還有的直接把我當空氣,直接跟店主拉家常,我就坐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偷偷記錄。年逾古稀的大爺故意繞了一圈來和店主聊天,看著顯示器他倆的鏡頭🆗,我覺得很美好👩🏫,就是有點過曝了。
0
7
抱歉,久等了
坐在角落的時候一條條素材看下來,其實今天的拍攝算得上是完整👩👩👦👦👷🏽♀️,但是真正讓我感到圓滿的是與路人的攀談👯♀️。我在腦子裏事先構想的一百種回答,而大家偏偏給了我第一百零一種🥇。驚喜不斷。我們看了太多人們在疫情期間備受煎熬、水深火熱的新聞👧。但是卻忘記了太陽依舊在每個嶄新的早晨升起,忽略了身邊向上的活力和爽朗的笑聲。
有人說,“太陽的光輝可以一分為二⛳️,一部分來自於頭頂𓀅,一部分源於內心💆🏻。”好吧這其實就是我說的,但是細品🧝🏻♂️🏌🏿♀️,也挺有道理的哈。
在采訪結束之後🧝🏿,老板執意送上兩個火燒。香酥可口,還是小時候的味道🧚🏿♂️👮🏼♀️。
那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時隔六年,我才又一次吃到了這家店做的火燒。當熟悉的味道融於喉間,才想起來對自己熟悉的味道說一聲*️⃣。
“抱歉,久等了......”
作者/邢越
指導老師/吳垠
輪值主編/吳垠
責任編輯/黃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