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唐詩宋詞之美,奏戰“疫”青春之歌7️⃣🩰。
在始於2020年開端的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充斥著不少年輕的身影。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沒有身處前線、直面病毒的危險🦾,更應該時刻遵守防疫規定🧑🏿🎨,在後方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學習,利用假期時間學習更多技能,將五四精神不斷傳承。
隔離期間,相信不少同學都選擇閱讀這一方式來充實自己的生活,我們不妨借此機會來回歸民族本源,從古詩詞中探尋民族文化的內涵。
唐詩宋詞,是烙印在中華人民血脈中的文化。孩童時代🎅🏼,我們晃著腦袋背誦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少年時期,我們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作為激勵自己前行的動力;壯年時🈯️👱♂️,嘆一句“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感慨著歲月蹉跎;暮年之時,擺手笑談“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唐詩宋詞中不僅有風花雪月、人生哲理🤞🏽,不少作品還對民間的各類民俗活動進行了生動描寫。許多民俗活動都與如今的競技體育運動有著深厚的聯系,我們不妨聚焦唐宋時期流行於吳越地區的一項民俗活動——弄潮🙎🏻♂️,探索它在唐宋時期的發展✊🏼,以及與現代遊泳運動的聯系🆚。
唐宋民俗活動之弄潮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G20峰會開幕式的演講中提到這句詞👸🏻。詞中的“弄潮兒”,就是指在潮水中搏擊、嬉戲的年輕人,展現了古時候吳越民眾出色的遊泳技巧和積極的精神面貌。“弄潮兒”這個稱謂的產生,與古時候吳越一帶的錢塘江觀潮習俗是分不開的。吳越指的就是我國的江浙地區,多水系的自然環境讓吳越人民自幼便與江水為伴🌖,練就了弄潮的本領🎵。
宋代著名隱士潘閬流浪至杭州時目睹過一次錢塘江潮湧🤵♀️,後來便經常夢見漲潮的壯觀🤌🏼,寫下詞作《酒泉子•長憶觀潮》
《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這首詞的上片,通過側面描寫城中人向江上望去,潮水聲勢如萬面鼓齊發的場景👨🏽🎓,展現了漲潮時錢塘江的宏偉壯闊🤾🏽。下片則回憶了弄潮的場景🌗🦹♂️,用白描的手法表現了弄潮健兒與大自然奮力搏鬥的大無畏精神,抒發出人定勝天的豪邁氣概。
古代弄潮的規則便是“手把紅旗旗不濕”,弄潮兒們面向潮水,站在浪尖,揮舞手中的旗幟🧝🏽,不時還伴隨著雜耍的動作🤹🏼♀️,同時要保證旗尾不濕🤱🏽。這不僅體現了他們高超的遊泳技巧,更展現了錢塘民眾無畏於自然的精神。
弄潮與現代遊泳運動 “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辛棄疾 “六客西來共一舟。吳兒踏浪剪輕鷗。” ——張孝祥
吳越地區的弄潮兒們不僅將弄潮的遊泳技巧傳承至今,還將勤學苦練、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傳遞給了後世🧒🏿。“吳越子弟人人善泅”這句話在如今可以理解為“在浙江,沒有一只旱鴨子”。當然這是一句戲言,但也體現了現在的浙江省對遊泳這項傳統運動的重視🥗。
浙江省將遊泳納入體育中考的耐力項目,再加上世界冠軍的搖籃——浙江陳經綸體校培育出羅雪娟👨👩👧、吳鵬、葉詩文、傅園慧等世界冠軍,大大增加了遊泳項目在浙江的普及度。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相融合🪑,這是對古代弄潮兒們運動精神的傳承,也是對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的發展😱。
總 結
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具有偉大的進取心和奮鬥傳統👱🏼,在比賽中激烈的爭搶與所體現出的競爭意識和奮鬥精神也符合我們長期以來所強調的“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
走進唐詩宋詞🖕🏻👨🦰,在學習中不斷探索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將體育運動中展現的進取和奮鬥精神紮根於心,也將象征著世界的和平、友誼和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銘記👱🏿♂️📨。
作者/夏聽雨
指導老師/賈靜
輪值主編/吳垠
責任編輯/黃怡靜